“携程控股去哪儿”的传闻仅仅只是玩笑?

虎嗅借愚人节放出了“携程控股去哪儿”的消息,把近一个月以来,国内外旅游业内私下最热门的话题拉到了公众视野中。

尽管去哪儿官方当天跳出辟谣,但从其言语措辞来看,明显的外强中干,保留余地,而这并不符合去哪儿一贯的公关风格。

据两家企业内部人士透露,去携双方的确在谈判中,而这种由接洽进入实质性谈判的阶段,此前并非没有先例,众所周知的即为去年年初时媒体热炒的“去携换股合并”事件。

如今时隔一年,一场激战令双方互有损伤。

在业人士及两家公司多位员工眼中,近一个月以来,去携两家公司同时精简裁员,并在公关层面互相疯狂攻击,大股东换手,股价异常,虎嗅诡异文章等等情况,或许都预示着合并事项正在推进,并再次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

在去哪儿的声明的公关稿中是这样写的,去哪儿网负责人表示,网上谣言称“百度、携程、去哪儿同时发布公告:百度以所持去哪儿60%股权换取携程18%股权”一说纯属凭空捏造,在三方的任何平台上都没有发布过这一信息。

首先,去哪儿否认了三方同时发布公告的说法,不过,虎嗅稿子中写到,北京时间4月1日三点消息。凌晨三点,美股还未收盘,显然任何公司不会在这个时间发布公告。

所以,去哪儿的声明说了等于没说。它只否定了一个显而易见的常识性错误,但却规避了控股事项谈还是没谈,去哪儿未来会不会独立发展等敏感性问题。

如果真是底气十足,去哪儿为何不直截了当的在声明中说,去哪儿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不会被携程合并或控股。

随后,去哪儿在声明中跟进一句警示性话语,去哪儿网已正式发布声明,保留追究谣言制造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这句话也很值得玩味,要知道以往的去哪儿声明可是戾气十足,大杀四方。声明通常会出现诸如,“xxx子乌虚有、捏造事实散布谣言,去哪儿网将诉诸法律手段予以追究”的言语。

然而,这次面对重大事故,却低调的选择保留追究谣言制造者法律责任的权利。难道是被控股的确具有可能性,怕被接下来的整合动作打脸?

默契的裁员

要说以上仅仅是文字游戏,那么细细观察携程、去哪儿近期的动作也具有一定的暗示性。

首先两家公司同时针对去年交战最凶的酒店业务部门进行裁员,随后,携程宣布酒店预付现付部门合并。而去哪儿目的地事业部整合酒店事业部的进程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

如果说,去哪儿仅仅砍掉目的地事业部的地推人员,那么或许可以理解为节省成本。而主攻高星级酒店的酒店事业部,都要砍掉50%,是不是意味着在为收购案铺路,毕竟携程并不缺高星级酒店业务人员。

同时,部门之间的调整是否也为了后续收购案更好的整合做铺垫?

最后,在携程、阿里变更酒店战略的时候,一向出风头不嫌事大的去哪儿,连Priceline入股携程这种事都要跳出来点评几句的它,这次竟然失声了。

不仅在公关稿中没有提酒店业务的事情,反而是强调了一下休闲游、门票、电影票的布局。

因此,在一些人眼中,庄与梁之间似乎是暂时达成了某种默契。而这种默契,类似于谈判时期的停火协议。

诡异的股票

从多处公开信息可以看到,2015年前后,携程和去哪儿背后的股东出现互换,资本发生大规模流动。例如,奥本海默基金及T.Rowe Price Associates的动作。

羊城晚报记者黄璨援引中投顾问董事、研究总监郭凡礼的解释称,虽然去年携程、去哪儿合并消息甚嚣尘上,而两家公司的高管都矢口否认,但是从机构投资者的这一系列举措来看,的确是在为合并做准备。

否则难以解释这些举动,如果这些机构投资者是由于看空才抛售股票,那又为何大举购入其对手公司的股票?

从基金属性上来看,目前持有携程股票的通常是T.Rowe Price Associates及Baillie Gifford等老牌长期投资基金,而去哪儿的持股机构大部分是短线对冲基金。

如果携程控股去哪儿,那么短期内去哪儿股票带来的收益要高于携程,而长期来看携程股票的收益要优于去哪儿。这种微妙的变动与差别,也或许侧面暗示了“去携故事”的剧情。

同时,Q4财报之后,携程、去哪儿股价一度暴涨。而去哪儿如今维持在42美刀左右的股价,一度连梁建章也表示看不懂,并称,好像亏多亏少,对股价似乎没有太大的影响。

不过如果从资本的角度来看,维持住去哪儿的高股价,对百度、去哪儿以及背后的投资人都是有益的。

去哪儿可以通过高股价获得更好的议价能力,百度可以借此换取携程更多的股权,而投资人则可以换取更多的收益。

同时,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在携程Q4财报发布,并且股价大涨之后,曾有质疑携程涉嫌内幕交易的稿件发布。

据知情人透露,这是利益方不爽携程股价突涨,并推高携程市值,要知道在Q4财报之前,携程股价一度在45-50美刀之间。

资本算盘和梁总的面子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放在资本市场绝对是至理名言,而两家公司背后的投资方,绝对是实实在在的收益者。

一年前那场闹得沸沸扬扬最后无疾而终的“去携合并案”背后,就是两家公司共同的机构股东成为双方谈判积极且重要的推动者之一。

然而,据去哪儿内部人士透露,一年前的谈判本已进入最后阶段,但最后却因为庄辰超坐地起价,最后关头将换股比例提升至2:1,因此触怒梁建章。

而这次的谈判虽然也有明显的进展,但能否成功,仍具有很大变数,并且关系错综复杂。

从百度的角度讲,虽然其可以源源不断的支持去哪儿,但去哪儿的盈利问题显然不是眼前可以解决的事情。

如果能用去哪儿的股权换取携程的股权,并且是一笔不小的股权,显然是百度愿意做的事情。

同时,从去哪儿Q4财报来看,整个2014年全年,去哪儿来自百度知心合作产生的线上推广费用为7亿元。

去哪儿第四季度来自移动端的营收同比增长了400%,占到全部营收的49.5%,而一年前这个比重仅为20.5%,这样去哪儿渐渐摆脱了对于百度流量的依赖。同时意味着,百度通过知心搜索从去哪儿套取收入的方式,会慢慢乏力。

显然,百度、去哪儿双方内心都有着自己的一个算盘。

对于去哪儿来讲,庄辰超已经从企业创始人干成了职业经理人,换句话说,去哪儿早就不姓庄而姓李了。

因此,只要股价维持在高位,对于庄辰超来讲就够了。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庄辰超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烧钱制造增速,机票增速到天花板,那就改做酒店,酒店增速到天花板,就改做门票、电影票、休闲旅游。

总之钱是投资人的、是百度的,烧掉的钱没有一毛钱是姓庄的。但去哪儿与携程的战局不休,百度、及投资人们又不得不支持去哪儿继续烧钱。

最后来说携程,打架就是打钱,其实携程的对手一直都不是去哪儿,而是百度。

这场仗百度从战略角度不能输,输了的话多年布局打水漂。从颜面角度更不能输,百度可以输给阿里,可以输给腾讯。大家毕竟都有个共同的称号BAT,但如果输给携程,这个事可就解释不清。

携程也一样不能输,因此必须得用一个手段来搞掉去哪儿这个颇具玩命精神的“前锋军”。

换股收购不是不可以,但百度持股多少是个题,在原第一大股东奥本海默基金退出后,Baillie Gifford成为了携程第一大股东,持股8.02%。同时,Baillie Gifford是百度第二大股东,目前拥有百度6.44%股权。

如果按照60%比18%换股,百度无疑将成为携程第一大股东。

而这个比例是否是一度游离于BAT之外的携程,愿意接受的?曾有声音表示,梁建章是中国互联网时代的第一批老玩家,心中拥有一定情怀,这也就不难解释其在携程15周年庆典年会的一番讲话。

谁来掌局?

就算三方利益达成一致,谁来掌舵新公司仍是一大分歧。

据透露,一年前的谈判中,表面上双方因谁来执掌新公司而发生了分歧,不过私下里其实是达成了微妙的共识。然而时隔一年,业内业外显然对庄辰超狼性扩张、不计后果的打法,以及不按规矩办事的行为颇有微词。

而梁建章目前究竟是对人口学的兴趣更大,还是对旅游业更具热情也不好说。

另有两个未经权威人士验证的消息是,一是愚人节稿件出自百度,二是出自阿里。无论出自何人手中,至少愚人节的那篇稿件表达了几点关键信息。

1、去携换股但并不合并,百度想拿到携程第一大股东席位。

2、庄辰超、梁建章水火不容。携程控股去哪儿后,庄辰超出局。

3、旅游市场虽大,在线旅游却是低频应用,行业特性决定携程不可能成为与BAT并列的一极,站队是必须的。

4、如果继续持续作战,三方利益受损。

如果出自百度,显然是摆明立场规劝携程;如果出自阿里,则是为了在字里行间埋雷,触怒梁建章,以便再次搅黄携程、去哪儿的合并案。

点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